如何引导宝宝学习爬行?
绝大多数父母已经认识到“爬”对于孩子的重要性。因为“爬”很好的扩大了孩子的视野范围和活动范围,极大的拓展了孩子采集信息的范围和渠道,对思维逻辑的创建是有巨大帮助的;“爬”又很好的促进了孩子四肢协调动作的发展。
对孩子进行积极而主动的逻辑思维肢体外在表现协调性的练习,对未来构成孩子完整的“复合性逻辑思维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“爬”对孩子是非常有意义的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但我们需要提醒父母的是:在实现孩子“爬”这个培育目的时最好使孩子处于自觉、主动实现协调训练的角色中。因为单一的通过器械或者口令让孩子被动的完成“爬”的训练过程,会大大消减孩子“学习”的兴趣度。
孩子应该更多的关注大协调的训练,那就是把被动变为主动,让孩子通过爬的外在表现形式,来完成一个整体逻辑思维的编织建构过程,也就是从孩子个体自身出发,主动地通过爬来完成一个或者一组信息采集过程,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和心理健康。
宝宝会独坐之后他们不甘于原地活动,大概纠正7个月的宝宝就开始尝试体位的转换,他们会从直腿坐转换成盘腿坐,继而转换成一腿外展外旋,一腿内收内收,准备从坐位转换成俯卧位,7个月宝宝要适应俯卧位肘支撑才能使胸部离开地面,相继也才能出现腹爬,8个半到9个月的小宝们要能完成手支撑和双膝支撑才能转变成四点支撑位,要想宝宝动起来就需要宝宝全方位的引导练习了。
一般小儿爬行有两个阶段,首先会匍匐向前 然后是手和膝盖支撑起来爬。匍匐爬的益处很多,俯卧位移动有助于加强双臂及双腿的力量,为小儿将来手膝爬行时臂——腿协调运动做准备。
匍匐爬的要求:
小儿以腹部为支点,前臂触地,将躯体向前拉。双腿也可以交替或一起运动。要进行此项训练的前提条件是小儿不抗拒俯卧位,抬头90°,胸部能离开床面。训练方法:小儿俯卧位,在他前面1米左右处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,推小儿的脚让他向前够玩具,或按照爬行运动模式移动他的双臂。
手膝位爬行:
有助于发展双肩及双腿的力量,在爬的过程中发展对侧的交替模式有助于小儿从爬向步行转化。训练方法:小儿俯卧位,前臂支撑在地上,将小儿躯干抱起一些使他呈手膝支撑位。你也可以用一条大浴巾兜住小儿腹部及躯干,并提起浴巾两端,当小儿手膝支撑时,轻轻摇晃浴巾,逐渐减少将小儿提起的助力,使其达到四点支撑。在小儿面前1.5~1.8米处放一个吸引他的玩具或奶瓶并让他拿取,示范他用手爬行,推他的脚给以一定的助力或引导它的上肢。也可通过爬过大的物体如枕、卷起的毯子或大人的双腿等促进手膝位爬行的能力。
爬对宝宝来说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动作,既能锻炼宝宝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协调能力,又能增强小脑的平衡感,对宝宝日后学习语言和阅读有良好的影响,因此,爸爸妈妈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细心,希望家长能够充分运用此次所讲的知识来帮助宝宝完成爬行动作。